【論文摘要】拉庫拉庫溪流域語言、權力、空間的命名-從panitaz到卓溪

  • 2012-08-20
  • 3309

論文名稱:拉庫拉庫溪流域語言、權力、空間的命名-從panitaz到卓溪
作者:趙聰義(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
獎助年度:2006年

摘要
本篇論文以拉庫拉庫溪流域這個空間,來說明「拉庫拉庫溪流域」地名符號再現的意涵。拉庫拉庫溪流域做為一個空間,它是屬於一個物質性的社會事實,而布農族 人對拉庫拉庫溪流域的命名方式、清朝和日本對此地的象徵意涵,反映出每個時代、每個族群背後的一種價值,一種集體意識。這些價值、集體意識。在符號的運作 下,透過權力將地名的意義暫時停留,而形成拉庫拉庫溪流域的文化。

筆者將以地名的權力關係為主軸。在理論的探討上,首先討論符號學的理論,介紹索緒爾(Saussure)、羅蘭.巴特(Barthes)以及皮爾斯 (Pierce)的符號學相關理論,從表意行為來談地名意義的產生;其次討論傅柯的權力關係,導引出地名的權力關係,進而討論拉庫拉庫溪流域地名的變遷, 以及權力在地名命名背後的意義。
透過對拉庫拉庫溪流域地名的研究,可以知道地名的產生是配合拉庫拉庫溪流域的地理環境、布農族的人文特色、對土地 的概念分類及發生在拉庫拉庫溪流域中人與土地的歷史互動關係,這些形成了布農族人對拉庫拉庫流域這個地方的空間宇宙觀。從神話歷史和口述歷史中,描寫這塊 土地上由地名所呈現的布農族歷史。其次討論地名與文化的關係,空間如何在文化的影響下形成地名。最後則以構詞學的方法,來詮釋拉庫拉庫溪流域的地名。

再從淸代、日治和國民政府三個不同政治背景時代做地名的討論,藉由傅柯的權力與知識的關係,如何透過權力技術,讓權力進入各階層,形成地名意義的暫停。分 析不同的政權,如何利用符徵命名技術,銘刻在拉庫拉庫溪流域的土地上,成為一種權力的符號學,使權力與權力之間的戰爭、對抗與爭奪的關係在命名的過程中展 現出來。討論不同的政權如何通過權力技術,來達到掌控拉庫拉庫溪流域。

本篇論文以拉庫拉庫溪流域這個空間來討論地名與權力的關係,回到當代,我們如何去回應主流社會 看待這一段歷史。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是我們可以去實踐的一種方式。以轉型正義總結本論文所討論的地名與權力關係,並從asang daingaz(祖居地)重新認識、整合傳統對拉庫拉庫溪流域的新意涵。透過「asang daingaz」(祖先的居住的地方)為基礎,建立起「asang daingaz」這個區域地名的多重想像,鞏固己群的固有認同和內在凝聚,並和外人(the outsider)有所區隔。這些實踐在「asang daingaz」傳統空間的活動,成為在地族群抵抗優位國族論述的行動根源及論述空間。(全文詳見全國博碩士論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