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林村遺址現況
關於八八水災災後重建議題,一直以來都是從網路上獲取資訊,但在實際走訪重災區後,才能更深刻體會這些居民的需要。
短短兩天,拜訪了霧台的魯凱部落、小林村和杉林鄉的小林中繼屋。從魯凱到平埔族,雖然兩者地理環境和部落文化的不同,各族群在重建上努力的目標也不大相似,但他們都為了「家」而努力,並且互相學習,找尋重建最好的方式。
因為選舉日,霧台各部落都非常熱鬧,彷彿像過年一樣。這是我第一次這麼深入一個傳統部落,部落裡大部分都是以老人為主,他們身著傳統服飾,魯凱語和日語是這些老人家主要的語言。這裡的房子大都是傳統的石板屋,精緻的石雕,是部落居民用心一點一滴刻成,在這裡,能深刻感受到族人對於家族的凝聚力以及對部落文化的認同感。
原住民與土地的關係一直就是密不可分,他們和山有一種默契。但這一次的八八風災卻重擊了南部許多部落,不少部落面臨了必須離開家鄉的困境,在風災之後,他們努力重建,並且需要花很大的力氣和政府溝通。此次的實習拜訪,讓我聽到了許多部落原住民的想法,他們都積極的想要為家園重建盡份心力,即使在與政府的溝通上頻頻碰壁,但是我卻看到了他們堅忍不拔的態度。他們沒有不斷埋怨風災所帶來的災難,雖然這讓他們失去了家人和家園,他們將這些傷痛化成了重建的力量,但因為資訊取得慢、政府政策的不合理、部落內部的衝突等等,都是他們在重建家園時遇到的阻力。
在文化延續方面,魯凱部落努力的在保留自己的文化,但是面對政府遷村的要求,讓文化保留面臨嚴重問題。除此之外族內對於遷不遷村的問題也產生嚴重的分歧,因為這關係到族人生命財產安全和文化保留問題。這些都是需要盡速解決的,因此黃智慧教授與各界學者們和其他聯盟積極參與這些重建事務,希望能讓個多的資源有效投入。
小林村雖然是這次風災受害最嚴重的地區,但是在重建上,卻也展現了最高行動效率,雖然無法回到原鄉重建,大家仍希望能重新恢復小林的風貌,這是小林村村民的共同目標,再加上不少小林青年回鄉重建,讓小林村的重建速率領先各災區。現在部分村民暫時居住在杉林鄉由紅十字會提供的中繼屋,這與原本的小林村所在地,其實有一段很長的距離,因此村民仍想要回到更接近小林村的五里埔重建。在有了中繼屋後,年輕人也開始為下一階段的重建事務做努力,其中也包括了文化傳統上的延續,在上次小林夜祭之後,年輕人深感文化保留的重要,目前也積極投入文化重建的工作。
小林重建的例子,是值得各部落的學習,因此拜訪小林村的中繼屋時,霧台愛鄉發展協會服則人宋文生夫婦與魯凱重建聯盟青年小組成遠也一同拜訪,互相學習,希望能從中汲取相關經驗,並能在之後的魯凱重建過程中合作。
此次的南部實習,讓我更真實看到部落在重建上所面臨的問題,也將從網路上看到的相關新聞與實際情況做連結,不再只是文字和圖片所構成部落重建問題。最重要的是我再次感受到土地對於原住民的重要性,而他們對於家鄉的強烈認同感,我相信會是他們重建家園的最大動力,他們也會一步步找到屬於自己部落最好的重建方式,恢復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關係。
(文 林子雯,現為東吳大學德文系學生,小米穗實習夥伴,長期致力於非營利組織與團體之活動)